避難硐室門是避難硐室建造中的必須配件,我們在往期的內容中講過很多有關于避難硐室門的安裝及使用特點,本期我們從整個避難硐室的構造來進行分析避難硐室門的應用。就煤礦而言,避難硐室的正規用語是避難所,就是一段巷道,要求:
1、必須設置想外開啟的避難硐室門隔離門,隔離門設置標準按反向風門標準安設。室內凈高不得低于2米,深度應滿足擴散通風要求,長度和寬度應根據可能同時避難的人數確定,但至少應能滿足15人避難,且每人使用面積不得少于0.5平方米。支護良好,并設有與礦井調度室直通的電話。
2、避難所內必須放置足量的飲用水、安設供給空氣的設施,每人供風量不得少于0.3m3/min,如果用壓縮空氣供風時,設有減壓裝置和帶有閥門控制的呼吸嘴。
3、避難所內1)設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放炮器啟動地點,距采掘工作面的距離應根據具體條件確定。(2)室內凈高不得小于2m,長度和寬度應根據同時避難的人數確定,每人占用面積不得小于0.5 ㎡。(3)室內支護必須良好,并設有與礦(井)調度室直通電話。
4、室內必須設有供給空氣的設施,每人供風量不少于0.3 m3/min;室內應配備足夠數量的隔離式自救器。
5、避難硐室在使用時必須用正壓通風。臨時避難硐室是利用獨頭巷道、硐室或兩道風門間的巷道,由避難人員臨時修建的。為此,應事先在這些地點備好所需的木板、木樁、黏土、砂子和磚等材料,在有壓氣條件下還應裝有帶閥門的壓氣管。若無上述材料時,避難人員可用衣服和身邊現有的材料臨時構筑,以減少有害氣體侵入。進入避難硐室時,應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礦燈等明顯標志,以便救護隊尋找。避難時應保持安靜,避免不必要的體力和空氣消耗。室內只留一盞礦燈照明,其余礦燈關閉,以備再次撤退時使用。在硐室內可間斷敲打鐵器、巖石等,發出呼救信號。應根據設計的避難人數配租數量的隔離式自救器。
6,礦用避難硐室幾大保障系統:安全監控系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緊急避險系統、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系統和通信聯絡系統。
煤礦井下避難硐室的設計標準:
井下避難硐室是每個掘進工作面安設一個,避難硐室的大小至少要能容下這個掘進頭的工人,內設壓風救,食品,水,避難硐室是封閉性的,是要有兩個避難硐室門的。
綜上所述,避難硐室門作為避難硐室系統中的關鍵環節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注。想要購買避難硐室門,標準避難硐室門,避難硐室防爆門就認準山東中煤避難硐室門生產廠家!
避難硐室門